教育展 留學海外 獎貸學金

{"pagination":"true","pagination_type":"bullets","autoplay":"true","autoplay_speed":"5000","direction":"horizontal","auto_stop":"false","speed":"2500","animation":"slide","vertical_height":"","autoheight":"false","space_between":"0","loop":"true"}

行走差异间

转载自《升学情报 19》,2004
文|黄祯玉
~ 教育工作者

出国的时候,除了护照,把“尊重差异和接纳不同文化”的能力也带着,学习的旅程一定更丰富,生活处处是惊喜便不难。

一位大学毕业超过二十年的朋友,最近重返校园,当学生去了。见面时,兴高采烈地谈起了这一个多月来在大学里的所见所闻,以及在国外所感受到的文化差异。

与之前在工作上陷入瓶颈的他比较,我更加确信,当学生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,特别是当自己把自己变成一个全新的人的时候,什么人和事--大如系上的教授和课程,小如地上的一片秋叶和偶遇的老人,仿佛都充满生机。于是,生活处处是惊奇,每一天都像是新课本的第一页。

要把自己完全掏空,用新的眼睛观看,新的鼻子呼吸,如果能有一些思考和智慧,惊奇才可能变为惊喜。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,一不小心,就很容易掉入“比较”的玻璃箱里:“……我们马来西亚这样那样,你们这里却这样那样……”。箱内的人看见的只是四面玻璃外有限的风景,更远的地方,落在视线之外;箱外的人走近了,听到那样的谈话,心里也不会舒服,自然,一掉头,就走远了。

差异不一定表示有优劣之分,不同也不见得就一定要分出高下。我们马来西亚人说话的方式可能比较慢、比较轻,那里的人说话习惯用喊的、用抢的。玻璃箱里的人可能会皱起眉头,却没去了解,在一个人口过亿的国家,这可能是他们争取生存空间的其中一种方式。箱里的人见到散落在校园各处的老人,觉得那里的老人很可怜,终日无所事事,到处闲晃,致使大学不像大学;可是,大学校园成为社区民众喜欢聚集的地方,更能突显大学与社区紧密的关系与活络的生命力。箱里的人质疑说:我们马来西亚天气那么热,中午也没需要超过两小时午休时间,那里的人的午休时间怎么那么长?可是,两国的气候明显不同,那里四季分明,人们自然得发展出符合他们身心状态的作息方式。箱里、箱外,在重重的比较之下,很难找到交集融会的地方,结果,更多更深入的了解,被远远的拒于门外。

其实,发现了差异、感觉到差异,何尝不是一个学习“尊重”的好机会。出国的时候,除了护照,把“尊重差异和接纳不同文化”的能力也带着,学习的旅程一定更丰富,生活处处是惊喜便不难。

快来留言! "行走差异间"

留言

您的电邮不会被显示。


*
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