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展 留學海外 獎貸學金

{"pagination":"true","pagination_type":"bullets","autoplay":"true","autoplay_speed":"5000","direction":"horizontal","auto_stop":"false","speed":"2500","animation":"slide","vertical_height":"","autoheight":"false","space_between":"0","loop":"true"}

当学生离校出走……

分享 | 郑翠霞(前《升学情报》执行编辑)

曾经在巧遇一位中学同学,问他在哪里深造,结果他半开玩笑,半严肃地回答:“社会大学。”

当时,我满腹疑惑,事後还上网搜寻社会大学的校址。事隔多年,我才明白他所指的“社会大学”,意即他已不在任何大专学府深造,而是开始投入社会工作。

不过,他的回答却也值得让人玩味:社会是所大学?这个超越讲堂的大环境到底有什麽让我们学习的地方?

从个人的生涯发展来看,没有人是可以永远躲在象牙塔里,终身与书为伍。一名学生度过小学、中学阶段,再进入大专,代表着在不久的将来,他就必须走出校园,接触社会。

社会,是个怎样的情境呢?有人说,尔虞我诈;有人说,争名夺利;也有人说,五光十色…对于常被称为“时事冷感”的大专生,你对自己即将踏入的社会认识有多深?你是否已准备好不被社会这个“大杂烩”淹没?而摩拳擦掌准备展开大专生涯的“准”大专生,你又是否已构思好要如何为自己的大专生活起笔呢?

试想想,有一天你寒窗苦读了十几年,好不容易升上大专,却被人批评你处在“幼稚园大学”时,你会有什麽反应?

相信大部分人都会站出来为自己辩护。不过,当你在为自己辩护时,你是否曾经审查自己?你关怀过、回馈过社会吗?你对社会种种不公平的现象是否存有批判的精神?你是否思考过除了“大专生”这身分,你还扮演过什麽角色?

当你对这些问题都哑口无言时,不必慌张,不过,请务必善用短短的大专生涯,好好利用这座通往社会的桥梁,提升自己,寻找自己的定位。其实,方法很简单,只要找机会离“校”出走,接触社会,掌握社会的脉动,你就能够通过认识多元环境,进而开阔自己的视野。

大专,不只是知识殿堂,同时也是大专生与社会接轨的平台。就让自己在这平台上以辽阔的心胸,体验生命无限的可能,舞出最动人的姿采吧!

(转载自离“校”出走 《升学情报30期》,2006年)

快来留言! "当学生离校出走……"

留言

您的电邮不会被显示。


*
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