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展 留學海外 獎貸學金

{"pagination":"true","pagination_type":"bullets","autoplay":"true","autoplay_speed":"5000","direction":"horizontal","auto_stop":"false","speed":"2500","animation":"slide","vertical_height":"","autoheight":"false","space_between":"0","loop":"true"}

打破南向國家的文化偏見 高科大學生走出舒適圈探索亞洲

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於2017年首度申請教育部青年發展署「國際體驗學習計畫」,日前成果發表,共有33名修課學生赴泰國、柬埔寨、馬來西亞、越南、日本、韓國等國體驗學。

這門課不僅考驗學生自主學習力、國際移動力,也挑戰學生抗壓力和應變力!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於2017年首度申請教育部青年發展署「國際體驗學習計畫」,即獲得80萬元的最高補助。此計畫由計畫主持人應用英語系副教授陳其芬及五位教師聯合規劃「亞洲文化探索與體驗」課程,並由國際處與通識教育中心共同協助執行。今年寒假選派了33名修課學生赴泰國、柬埔寨、馬來西亞、越南、日本、韓國等國體驗學習,學生紛紛帶著臺灣經驗與研究問題出發,深入異國探索,重新擁抱多元文化,並反思臺灣經驗。

該計畫日前成果發表,金融系學生胡銘珊與應用德語系學生劉冠彤,兩人以「藝術NGO:戰後柬埔寨的重生」為研究主題,花了14天參訪當地藝術組織,劉冠彤提到,當初兩人受《大誌》雜誌一篇介紹柬埔寨馬戲團的文章吸引,這個馬戲團沒有動物表演,而是以人為主角,揉合特技、舞蹈、音樂等藝術表演傳遞柬埔寨的歷史故事。但兩人卻想到「藝術不是只出現在經濟繁榮的國家?」

這個好奇心驅動他們走訪柬埔寨的金邊、馬德望至暹粒,拜訪馬戲團及其Phare Ponleu Selpak(藝術的光)學校。她們看到當地人藉藝術教育讓孩子習得一技之長,藉馬戲表演重建歷史文化,逐步走出紅色高棉的陰影的努力,深受感動。經過14天的觀察洗禮,胡銘珊體悟到:「我們一開始對柬埔寨的刻板印象是貧窮,但我們看見當地居民與外國人,大家都很努力地生活著,我們為什麼不拋開成見,重新認識這個國家。」

應用英語系學生陳韋伶、劉宣妤、陳姵青則以「柬單生活。泰幸福」為主題到柬泰兩國,花了16天探訪社會企業「SUSU」、非營利組織「小天使皮雕孤兒院」和自立經濟中心。陳姵青表示,SUSU高棉語為加油的意思,由日本非營利組織在柬埔寨成立的社會企業,培力女性習得一技之長,協助就業以減少人口被販賣。讓學生印象深刻是,SUSU還為婦女開授柬埔寨語,而非英文,深入了解才知道,當地重男輕女,為使女性就業順利,必須讓她們習得母語。SUSU最讓學生佩服的不是創造多少收益,而是為婦女締造多少未來。

隨後,三人走訪泰國自立經濟中心,與當地人一起托缽、種樹,並訝異於該中心的學生熱衷學習,且知道如何運用自然資源製造機油,三人當下赫然發現「我什麼都不懂!」,並開始反思「我們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學習,又究竟學會了多少?」。經過短暫16天異文化衝擊,學生表示:「或許我們知道的僅是片面,當你願意走出去,跨出這一步,你會發現一切都不一樣。」

此門「亞洲文化探索與體驗」課程,共有六位教師與兩位業師共同授課,引導學生依其感興趣之主題,自主規劃海外體驗學習。計畫主持人應用英語系副教授陳其芬回憶,有位學生在心得中寫到,「每天都在忍,直到旅途最後一天,在房間裡崩潰痛哭,但真的覺得自己很勇敢,獨自完成如此豐富的體驗學習之旅」。

陳其芬不捨地說:「因為我知道這位學生每天都在告訴自己Yes, I can do it,直到最後一刻放聲大哭,這是壓力的宣洩,也是喜悅的眼淚。」她認為,國際體驗學習不是自助旅遊,學生必須帶著研究問題出發,也是對自我生命的探索,只有自己出去面對廣大世界,才會問問我是誰、我要做什麼,我將來如何實現我的夢想。

新聞來源:高科大首頁新聞活動

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 National Kaohsiung Fir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
https://www.fsi.com.my/会员专区/college-profile/?sponsor_id=442
https://www.fsi.com.my/first-tech/

快来留言! "打破南向國家的文化偏見 高科大學生走出舒適圈探索亞洲"

留言

您的电邮不会被显示。


*
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